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言情中文网 www.yanqingzw.com,袁腾飞讲历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扩张。康熙皇帝平定三藩、台湾之后,就跟俄罗斯人说,你们占了我们中国的地方,现在需要还给我们。俄罗斯置若罔闻,于是1685年、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命令清军进攻雅克萨俄军,收复东北。这些内容是中国史里面最爱命题的知识点,所以很重要。

    三位皇帝的第二个共同点是勤于政事。中国历史上明君圣主都勤政爱民,不勤政国家不可能昌盛,政治不可能清明。君主专制最大的问题在于国家的治乱兴衰完全寄托于一个人身上,皇帝好那就一切都好,皇帝不好那就彻底完了。而好皇帝在中国古代不多,太祖艰难创业,太宗能够守成,三代、四代往后就一代不如一代。

    第三个共同点是维护民族团结,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。在这方面秦朝有这么几件事,一是开发越族地区,凿灵渠。二是打败匈奴,夺回河套,修筑长城。秦朝疆域北到长城,东到大海,西到陇西,南到南海。面积大概400万平方公里,人口是2100万人,相当于400年后极盛时期的罗马帝国。实际上,秦朝疆域面积已经奠定了汉民族活动的范围主体。秦朝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,这块土地实际上比原来的六国要大,六国里面位于最南边的楚国才到达湖南,而秦到达了南海,即广东、福建。

    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,匈奴大军南下,正好赶上秦朝完成了中国统一。秦军擅长打仗,无敌于天下。秦始皇派大将蒙恬,率30万人马北击匈奴,夺回河套。河套就是鄂尔多斯草原,水草丰美。然后开始修筑长城。原来秦、赵、燕三国都修长城防匈奴,现在把这三国的长城连起来再延伸,西起临洮,东到辽东,秦长城比明长城更靠北700~1000华里。秦朝疆域辽阔,它维护国家统一,民族团结。

    唐太宗灭东突厥,设都督府。突厥最早是在北方蒙古高原上兴起的一个强大民族,而且是草原上第一个创立了自己文字的民族。隋朝末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,东突厥主要在蒙古高原,西突厥主要在新疆和中亚,威胁到中原王朝的统治。唐太宗李世民时国力强大,开始对突厥进行反击,首先把东突厥灭了。东突厥灭亡后,投降的部众多达十余万,对这些人怎么处理?

    唐太宗采取了“全其部落,顺其土俗”的方针。东突厥打败了,但还让他们驻守故地,保留他们的部落,保留他们的风俗,兴灭继绝,看守中原的北大门。让这帮手下败将去统治这个地方,使他们对大唐感恩戴德。唐太宗设都督府,仍然由这些突厥贵族出任都督。因此少数民族对唐太宗很感激,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。唐太宗曾说:“自古皆贵中华、贱夷狄,朕独爱之如一,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。”《贞观政要》里面还记载唐太宗说过这么一段话:“汉武穷兵三十余年,疲敝中国,所就无几,岂如今日绥之以德,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。”另外唐太宗的时候还有一件大事,文成公主入吐蕃,加强了汉、藏两大民族的团结与友谊,不仅仅是过去一位公主,还带过去了很多文章典籍,包括佛教都是那个时候传过去的。

    唐朝的疆域很辽阔,东北到了今天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,西边到咸海,东南两面也到了海边。

    康熙皇帝收回台湾,平定噶尔丹,更高明的是修避暑山庄和外八庙。外八庙是由内务府直辖的寺庙,平时庙里没有喇嘛,只有清兵驻守,专供蒙古、西藏王公、僧侣到避暑山庄会盟时参拜。明修长城清修庙,明修长城没能挡住蒙古人,清修庙征服了人心。清朝以喇嘛教为国教,其实皇上不一定信这个,但皇上知道西藏、蒙古信,为了这个,把它提升到国教的地位。满蒙一体,尊崇黄教。这两点使得清朝跟蒙古、西藏的关系非常好,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稳定。

    第四个共同点是制度创新。

    第五个共同点是知人善任。这其中最明显、最突出、永垂青史的是唐太宗和魏征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